舊町人地

世界遺産「明治日本の産業革命遺産」萩城下町(旧町人地)

萩市(萩,音同「秋」)的舊町人地(商人和工匠等居民住宅區)位於舊高階武士住宅區和萩城以東。在一色白牆、如迷宮般的大街小巷兩旁,林立著保存完好的商賈宅邸「町家」。由於有白牆為屏障,民居內的夏蜜柑可以不受海風侵害茁壯生長。茂盛的枝葉從白色牆壁上伸出、橙黃色的果實掛在樹上,如此景色是進入20世紀以來萩市最深入人心的畫面。

舊町人地中心有一條「御成道」,它是萩藩(也叫「長州藩」,今山口縣)藩主毛利家前往江戶(今東京)履行「參勤交代」※義務的主要道路。御成道從城郭向東穿過城鎮,在唐樋劄場(告示板)處向南婉延伸展。整個舊町人地東起告示板、西至武士住宅區主門口,橫跨了這條重要大道。

和江戶時代(1603-1867)的許多城鎮居民一樣,萩市的市民在德川幕府治下幾百年的和平時期裡漸漸變得富足。這裡的住宅外牆被稱為「海參壁」,黑瓦和灰泥交錯的建築形制在當時是威望和財富的象徵,由此,萩市居民的富裕也可見一斑。
通往御成道的許多小路都冠以居住其間的當地富商的名字,比如「伊勢屋橫丁」取自富有的伊勢屋家姓氏,「江戶屋橫丁」則以江戶屋商人命名。江戶屋橫丁仍然保留了許多江戶時代的建築,其中包括木戶孝允(1833-1877,即桂小五郎)和青木周弼(1803-1863)的故居,這兩座建築如今由市政府保護並向民眾開放。菊屋家住宅現改建為一座資料館,由菊屋家經營。

舊町人地和舊高階武士住宅區一起構成「萩城下町」(城下町,即圍繞城郭發展起來的市鎮),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列為世界遺產「日本明治產業革命遺產」的一部分。

※參勤交代:德川幕府的一項政策,規定藩主每隔一年必須輪流居住在江戶和自己的藩地。

(此中文(繁體)解說文是在觀光廳的2024年度「地區觀光資源多語言解說創建支援事業」中,由中文(繁體)母語者編輯、翻譯製作而成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