萩反射爐

萩反射炉

19世紀中葉,日本當權者開始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多的熟鐵。德川幕府(1603-1867)和諸如薩摩藩、萩藩(萩,音同「秋」;也叫「長州藩」,今山口縣)等各藩官員們也深切感知到,如果要避免被西方列強殖民,日本必須接納西方技術,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技術。當時,西方捕鯨活動已經擴展到了太平洋,中國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(1840-1842)中被英國擊敗。1853年,由美國海軍將領馬修·佩里(Matthew Calbraith Perry; 1794-1858)率領的一支艦隊抵達浦賀灣(今神奈川縣),迫使日本政府談判開港事宜。

對萩藩的毛利家來說,開發出能夠煉鐵的工作爐至關重要,因為如果成功煉鐵,就能製造現代火炮和戰艦,進而阻止西方列強入侵。佐賀藩藩主根據從居住在長崎出島的荷蘭商人那裡得到的圖紙,建造了日本第一座工作爐。1855年,毛利家派遣4名家臣前往佐賀,希望能獲得製造反射爐所需的知識,但遭到佐賀藩藩主的拒絕。儘管其中一名家臣設法帶回了設計草圖,但卻無從得知詳細的製造方法和操作技術。

在毛利家的不懈堅持下,製爐工程於1856年完成,但該爐卻未能生產出熟鐵。由於缺乏資訊,以及需要消耗大量的木炭和生鐵,熟鐵生產變得遙遙無期。最終,反射爐因財務負擔太大而被關閉。相比之下,佐賀藩的熟鐵生產要成功得多,他們擁有荷蘭設計書的完整譯本、自家礦山的煤炭,以及祕密從外國船隻中回收的高品質鐵芯鎮流器。
雙煙囪的萩反射爐採用了當地的安山岩,上方覆蓋紅磚。如今,萩反射爐遺存已被指定為國家史跡,從中可以了解到萩市工業化起步初期「勇於嘗試錯誤」的精神。

2015年,萩反射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作為「日本明治產業革命遺產 製鐵·製鋼、造船、石炭產業」的一部分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。

(此中文(繁體)解說文是在觀光廳的2024年度「地區觀光資源多語言解說創建支援事業」中,由中文(繁體)母語者編輯、翻譯製作而成。)

基本資訊

地址 萩市椿東4897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