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下村塾

松下村塾

培育出日後引領日本現代化與工業化之大量人才的私立學校

松下村塾最初是一所小型私立學校,由吉田松陰(1830-1859)的叔叔玉木文之進(1810-1876)在家附近開辦。1854年,吉田松陰試圖從橫濱乘坐美國輪船偷渡出國,失敗後獲罪被遣回萩市(萩,音同「秋」)家中軟禁。被罰期間,他在狹小的榻榻米房間裡舉辦起了講座。隨著名聲漸長,更大的講學空間成為必然之需。

1857年11月,吉田松陰自家宅邸裡的一間小瓦房被改建成單層學堂,約有8疊榻榻米(約4坪)大。如今,房間的障子門敞開,參拜松陰神社的遊客可以看到房內,吉田松陰的肖像就掛在後方房間的中央。
改建後講學空間依舊太小。4個月後,吉田松陰和學生們一起擴建學堂,增加了三間更小的房間,共10疊半榻榻米(約5.3坪)大。如此,松下村塾擴容至18疊半榻榻米(約9.3坪)大小,可以同時容納20至30名學生。

明治時代(1868-1912),吉田松陰的學生們對日本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,松下村塾也因此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世界遺產名錄的「日本明治產業革命遺產」之中。


 

【歷史概述】

松下村塾於1842年創辦,1892年停辦,被視為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學校之一。在吉田松陰(1830-1859)於此授課的1857年至1858年間,一共有92名學生參加了講座,其中兩人成為首相,許多人成為高級官員,幾乎所有人都在明治時代(1868-1912)為現代日本的誕生做出了貢獻。學校雖小,卻影響深遠,不得不說這是吉田松陰掌舵有方。

 

1830年,吉田松陰出生於一個低階武士家庭,他從小就在家裡的農場幫忙。由於家境不富裕,年幼的吉田松陰在與父親併肩工作的過程中接受了他的教育,這種邊做邊學的經驗形塑了他之後的教學風格。

 

1854年,吉田松陰試圖潛入美國海軍將領馬修·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; 1794-1858)的「黑船」,當時黑船被美國用來威脅德川幕府(1603-1867)開放日本港口。吉田松陰的計畫未能成功,他被遣返家鄉萩市(萩,音同「秋」)軟禁。吉田松陰從一些書籍中了解到中國清朝在鴉片戰爭(1840-1842)中的失敗,又親眼見識了西方船堅砲利的技術優勢,因此深信日本必須在技術和社會層面走向現代化才足以自保。當時,吉田松陰在家鄉萩市已是一位知名老師,被軟禁後,他開始在小房間裡講學,其革命性的思想逐漸被口耳相傳。

 

在松下村塾,吉田松陰講學的範圍涉及軍事戰術、哲學、歷史、農業知識,借鑒了日本、中國和西方的知識傳統。他教導學生無論社會地位如何,都要努力貢獻社會。吉田松陰最終因密謀在京都襲擊一名政府官員,被傳喚到江戶(今東京)後處死,但他的抱負和理想在弟子中得到了傳承和弘揚。

 

(此中文(繁體)解說文是在觀光廳的2024年度「地區觀光資源多語言解說創建支援事業」中,由中文(繁體)母語者編輯、翻譯製作而成。)

 

基本資訊

地址 萩市椿東1537
開放時間 建築外觀全天開放參觀